講解去除螺旋板式換熱器中水垢的方法 |
根據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容積,先向循環水槽中注入相應量的清水,在水中加入0.5~0.8%的緩蝕劑。合理配入足量的緩蝕劑后,開泵循環運行,在循環過程中緩慢加入鹽酸,注意觀察回水管中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情況,當氣泡產量過大,說明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劇烈,停止加酸。
經過一段時間清洗后,產生的氣泡會逐漸減少,這時,可對循環液補充加酸,根據氣泡產生情況反復進行加酸,每清洗3~5h后,需改變設備的清洗路線,把入口改為出口,出口改為入口后繼續加酸清洗,經過16個小時的清洗,再次向循環槽內加酸,但循環槽內的酸液上方基本上沒有二氧化碳氣泡產生,確定為除垢終點。
另外,為了縮短洗垢時間,注意觀察循環酸液的溫度,如果溫度低于40℃,在 螺旋板式換熱器的氨水程通入蒸汽加熱,要求循環酸液溫度控制在40℃~60℃,高不大于65攝氏度,當酸洗終點確定后,再用清水把酸水置換出去,置換時間越快越好,建議不大于30min,在置換排水的過程中,要每隔兩分鐘用試紙檢查排水的PH值,當PH值為4~4.5時置換結束。
注意事項:(1)在酸洗過程中要注意加酸量和酸洗除垢終點,避免酸量加入過大反應劇烈,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,發生漫槽事故;另外,酸洗終點的控制和提高除垢速度,是為了減少和降低對設備的酸腐蝕。(2)在螺旋板式換熱器操作中加藥要規范,化驗要準確,生產中應及時觀測循環冷卻水的溫度,硬度,堿度和PH值,要按照標準操作,避免水垢形成影響生產。
|